机电工程学院简介
山东工业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是学校骨干院系之一,是2003年由机械教研室改名为机电工程系,2020年由机电工程系改名为机电工程学院。学院现有在校生1600余人,开设有机械制造及自动化、机电设备技术(原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)、数控技术、模具制造与设计、机电一体化技术、智能焊接技术、无人机应用技术、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等八个专业。与山东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校企共建数控、模具专业“歌尔匠造班”,与山东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共建机电专业“中德双元制班”,与韩国庆一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进行中外合作办学,并与2021年进行招生。
经过多年不断探索与发展,机电工程学院办学规模、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。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建设成果丰硕:
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——央财支持重点建设专业
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——《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(2015-2018年)》项目骨干专业
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——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
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——山东省名校重点建设专业
机电一体化技术——山东省名校重点建设专业
先进制造技术专业群—山东省优质校一流专业群
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——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
智能制造专业(群)+山东矿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——山东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示范院校和企业
机电工程学院师资队伍实力雄厚,现有专兼职教师117人。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,省级教学团队3个,省级教学名师2人;教授8人,副教授26人,讲师51人;博士1人,硕士84人;具有 “双师”型教师72人。聘请47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骨干、能工巧匠等参与专业课程教学、实践指导。教学团队获得荣誉如下:
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团队——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
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教学团队——省级教学团队
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团队——省级教学团队
智能焊接技术教学团队——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
数控技术教学团队——院级教学团队
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团队——院级教学团队
机电工程学院拥有完善的实习实训条件。校内设备总值达8000万元,设有智能制造实训基地、数控操作实训室、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快速成型实训室、焊接机器人实训室、注塑冲压模具实训室、PLM体验中心、液压技术创新实训室、精密检测中心、数控机床装调与技术改造实训室、CAD/CAM实训室、VR智慧云教室、机械加工实训室、无人机装调实训室、无人机室内飞行室、机电工程学院创新创业孵化中心等21个实验实训室。并与30多家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,签订合作协议,开展深度合作。
智能制造实训基地——《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(2015-2018年)》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
智能制造实训基地——“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”
智能制造实训基地——“淄博市产教融合智能制造公共实训示范基地”
三维CAD教育培训基地——“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”
“牛同训名师工作室” ——“山钢集团(工匠/高技能人才)创新工作室”
为贯彻落实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》,机电工程学院在“学历证书+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”制度试点工作中找准“ 1+X ”试点共同目标,积极主动对接评价组织,深入参与标准制定、考评实施等工作 ,完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积极开展1+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,目前申报证书试点:
冶金机电设备点检职业技能等级证书(中级)试点
数控车铣加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(中级/高级)试点
多轴数控加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(中级/高级)试点
轨道交通装备焊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(中级)试点
无人机驾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(中级)试点
特殊焊接技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(中级)试点
机械产品三维模型设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(中级)试点
机电工程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大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,突出对职业技能的培训,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。建成省级精品课、资源共享课程 8门、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、院级精品在线课程6门;省级精品教材13部;近年来教师发表论文100余篇,编写教材58部,国家级、省级、院级以上科研课题40余项。
机械制造工艺——省级精品课程
钳工技术——省级精品课程
机加工实训——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
数控编程与加工——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
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——省级继续教育数字化课程
机电一体化技术——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
电子技术基础与实践——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
电工基础与实训——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
机电工程学院强化素质教育,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文体活动、实践活动、技能竞赛。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,共获国家级奖励2项、省级奖励58项。
机电工程学院以就业为导向,与山钢集团、青岛海尔、烟台南山、淄博太极、山东冶金机械、淄博格尔齿轮、日照钢铁、山东新华医疗、淄柴集团、福田雷沃、青岛海信、歌尔声学、永锋淄博、山东矿机集团、山东福莱特、北方天途、山东天眸、淄博由合航空、山东巨明等大中型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就业合作关系,每年为企业输送大量优秀人才。毕业生主要流向青岛、济南、烟台等大、中城市企事业单位,毕业生起薪均在4000元以上。2013年以来学生就业率均达98%以上。